![]() |
走在桃、竹、苗一帶的鄉間小道,當春風吹拂的同時,漫天的油桐花會緩緩降下「五月雪」。 圖/客委會、本報系資料庫 |
走在桃、竹、苗一帶的鄉間小道,當春風吹拂的同時,漫天的油桐花緩緩降下「五月雪」,這樣浪漫的場景,每年吸引超過600萬的國內外遊客親臨客庄,共同參與「客家桐花祭」盛事。今年已邁入第11年的桐花祭,不顯老態的成功原因,就是不斷地創新。
客委會主委黃玉振表示,任何文創活動的成功,行銷是最重要的推手,而文創行銷一定要抓住時尚潮流,如果沒有緊緊地跟隨潮流,活動再精緻都沒有用。
專屬APP
景點食宿一把抓
![]() |
今年已邁入第11年的桐花祭,不顯老態的成功原因,就是不斷地創新。 圖/客委會、本報系資料庫 |
今年的桐花祭將在本月28日開始,客委會已經包下一部台鐵列車,全身彩繪上素雅桐花,就等花季鳴槍起跑,桐花列車將全省跑透透,載著有幸搭乘到的民眾,到客庄賞花接受五月雪的洗禮。
由於出身於媒體,黃玉振對於媒體行銷自有一套專業的看法,他說宣傳管道的選擇很重要,該用電視宣傳的如果用平面,或該用平面文宣卻用到電子媒體,絕對達不到效果。
而現在的媒體和廣告載體的形式,已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,像是三年前還沒有所謂的智慧型手機APP 應用軟體,但現在卻是便宜又可達到深度廣泛宣傳的利器。
除了宣傳管道,行銷的內容和方式也決定成敗。黃玉振說,永遠追求創新,永遠追求第一且不落俗套,是他個人在文化創意上的原則,因為不創新就會失去新鮮感,而不再有吸引力,所以每年客委會的活動,都要跟以前有點不一樣。
每年的客家桐花祭總會吸引大批的人潮,根據客委會在民國99年的調查,為期一個月的桐花祭,吸引了648萬的參觀人潮,創造了231億元的商機,對活絡客庄產業有顯著的貢獻。
其實客家桐花祭,只是客委會每年的例行活動之一,在客委會的規劃下,全省客庄按照節慶,每月都有不同的活動。
1月是公館客家福菜文化節;2月有東勢新丁粄節、苗栗火旁龍節、竹東「天穿日」台灣客家山歌比賽、六堆祈福拜伯公攻炮城;3月六堆嘉年華;4月客家桐花祭;5月三義雲火龍節、高雄夜合季;6月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;7月歡喜鑼鼓滿客情暨鼓王爭霸戰;8月客家大嬸婆漫畫節、義民文化季;9月韶安客家文化節;10月國際花鼓藝術節;11月國姓鄉搶成功;12月則有台東好米收冬祭、客家傳統戲曲收冬戲。
微革命
傳統文化變時尚
![]() |
桐花季每年吸引超過600萬的國內外遊客親臨客庄,共同參與「客家桐花祭」盛事。 圖/客委會、本報系資料庫 |
為了擺脫這樣的刻板印象,客委會近幾年開始推動「微革命」,將時尚和創意注入客家文化中。
從前年開始,客委會陸續推出「客家好」系列形象廣告,前年的「客家好親近」,去年的「客家好趣味」到今年的「客家好愛你」微電影,三年下來不但開始引發迴響,客家的新形象也被呈現了出來。對客家的文化和產業發展,將有長遠的影響。
黃玉振表示,油桐花除了是區域性的植物,也最能代表客家的「硬頸精神」,因為任何動植物都是在油盡燈枯的時候結束生命,但油桐花是在最美的時候凋零,象徵客家人刻苦耐勞不服輸的精神。
客委會的客家形象微革命也是同樣的意思,在時尚和創新的精神下,利用各種活潑的行銷方式,進行客家形象改造行動,讓大眾在潛移默化中,深入人心地完成一個又一個形象重生,這是很大的挑戰,而這項挑戰現在還在持續。
![]() |
圖/聯合報提供 |
【2012/04/09 經濟日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