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目前分類:分享我們親戚開的店 (7)
- Sep 14 Fri 2012 18:01
台灣好柿會花生-附禮盒
- Apr 09 Mon 2012 12:33
天下雜誌專訪/林國偉麵包魂,公館鄉風靡街坊
〔苗栗款款行〕訪味系列:林國偉麵包魂,公館鄉風靡街坊
在人煙不滿三萬五千人的公館鄉,五年七班的林國偉,走了一條不同的麵包路。
微笑台灣319+,苗栗款款行 
- 期數:0
- 出版社:天下雜誌
- 出版日期:2012/02/17
- 定價:129元
- 會員價:116元
精采重點:
「那種硬梆梆的麵包,誰要吃?」二十年前的台灣,還不時興歐陸麵包,更遑論用天然酵母。當大家知道林國偉花了四年的業餘時間學法語,準備赴法學傳統歐陸麵包紛紛笑他。
二十年後,低油低糖的歐陸麵包風靡街坊。過年前夕,二點出爐的潘多酪麵包,在下午四點以前就被搶購一空,不時聽見晚來客人遺憾連連,這在公館鄉,甚至是全苗栗,實屬罕見。
在小鎮長大,從小看著父執輩做糕餅,林國偉學起來特別快。
民國79年退伍後,進入日本東客麵包工作,跟著野上智寬學做法國麵包,深受日本的烘培技術與觀念啟蒙,加上法國顧問拉契爾和西蒙的鼓勵,林國偉的麵包魂被點燃,捧著法國在台協會美食顧問的介紹信,他開始在南法圖爾市香妮爾麵包店展開凌晨兩點上班的實習生涯。
民國九十年,林國偉決定創業,把家裡的糕餅店改成歐陸麵包店,法文「PANDORO潘多酪」就是黃金(DORO)麵包(PAN),希望創作出如黃金般珍貴的美味麵包。「我們的麵包不怕壓,自己會彈回來,不添加改良劑,吃了不會脹氣。」林國偉信心十足......(文未完,全文請立即購買:「遇見幸福專刊-微笑台灣319+,苗栗款款行」)
- Sep 28 Wed 2011 01:06
女人,不是軟柿子。
- Apr 29 Fri 2011 23:03
米璐咖啡‧自家烘焙咖啡
這是我們親戚開的店,請多多支持捧場喔!米璐米璐
米璐咖啡‧自家烘焙咖啡
- Apr 25 Mon 2011 01:00
柿柿吉利 苗栗小店創新冰Q柿餅 全台熱賣
柿柿吉利 苗栗小店創新冰Q柿餅 全台熱賣
2011年 02月10日 蘋果日報
傳統女人的命運,綁在夫婿身上。
說好的幸福如熟透的柿子,清甜可口又健康,只可惜,伴隨著柔軟脆弱又不耐儲放;老伴驟逝,林秀鳳必須要圖強,撐起倆人的心血「金栗城卡通蛋糕店」,韌性取代眼淚,聰明把柿乾填剩飯充飢的老智慧,轉化柿果包麻糬,推出客家麻糬與紅豆泥,塞飽柿子軟芯的「冰Q柿餅」,堅定信念扭轉劣勢;幸福,果然加工不易。
採訪╱潘姿吟 攝影╱林鼎皓
規模經濟之後的烘焙業,不是專業工廠愈建愈大,就是加盟店愈來愈多,「我們算稀有動物了!」苗栗市「金栗城卡通蛋糕店」老闆林秀鳳說,像她們這樣產銷合一做糕點、賣麵包,仍然保有麻雀雖小、五臟俱全的傳統小工廠,已經少之又少。
夫驟逝 負面聲音四起
1984年,林秀鳳隨著先生林永火回老家苗栗開店,她形容另一半經驗豐富,「北台灣大間一點的店,都待過。」足跡遍布飯店級的希爾頓、亞士都,或世運、新復珍、美乃斯、金城等店,還參加過全國蛋糕比賽的糖霜蛋糕冠軍,人稱「阿火師」。
只是,11年前,林永火心肌梗塞驟逝,唱衰聲浪一面倒,「阿火師不在,東西一定變難吃。」話題持續發酵,流言四起,「這家店,只剩女人!」
半年不到,周邊陸續開了5~6家同型店,「生意只有以前的1/2。」加上阿火師與朋友在中國、越南的投資失利,「有去沒回,賠了400、500萬元。」最後的依靠成空,帶著3個小孩的林秀鳳,哭到眼袋血管破裂,還是得一肩扛起家計與店譽。
以借貸 安內攘外開源
忙碌取代眼淚。她抵押房子、貸款與債主協調,維持店內正常營運,「員工薪水照發。」安內攘外後開源。
「以前,坐在店裡等客人上門。」苗栗的消費人口有限,她想辦法走出去,承接公務機關、社團宴會點心,「菜包、客家板粽,全改成1口吃。」而原本招牌的平面卡通蛋糕,在她接手之後,運用奶油花、果膠與巧克力,發展成立體造型蛋糕,調整後的品項增添了新意,彌補部份流失的業績。
重建消費者信心,不代表穩操勝算。她見市場養生風起,尺寸要小不要大,口味要淡不要甜;於是,不斷吩咐師傅:減糖、減糖、減糖!「但是,糖用不足,蛋糕組織就粗,而且,糖是天然防腐劑…」
幾經磨合,加上技術的克服,推出迷你肚臍餅,「除了一口吃的特色,也運用紅麴、抹茶等熱門素材。」但既有產品的改革,不過是讓人眼睛一亮,創造話題;然而,真正的利基,她還在尋覓,「苗栗有柿子、地瓜,怎麼做結合?」
新創意 柿子內填麻糬
直到一位買麵包的老奶奶忘了帶錢包,林秀鳳給對方方便:「沒關係,下次再拿就好!」結果,老奶奶馬上返家拿錢,順便帶來柿子請她吃,閒聊:「以前家裡窮,都用柿乾包剩飯裹腹。」她如獲至寶,「飯?不就是麻糬,客家最有名就是麻糬…」漫天的點子中,兩大癥結將她拉回現實:1、客家麻糬冰過會變硬,2、柿子不放冰箱會發霉。
「6、7年級生都不吃柿子。」回想日本旅行經驗,「和菓子熱門。」於是,精選的苗栗公館牛心柿,「甜度夠、不澀、水分夠。」結合改良的麻糬,加入紅豆泥,推出「冰Q柿餅」。
剛推出,賣得辛苦。「好東西放在小地方的小店,根本沒人知道。」一直到參加客委會輔導、參與聯合推廣活動,推出禮盒「柿柿甜蜜」,「取代麻糬不能冰、福菜要煮,怎樣都要加工過才能吃的傳統客家禮。」吸引富邦銀行選用作為貴賓禮後,招來新客,再帶回留客,形成基本盤;填補失落的客家伴手禮的空缺,創造小店第2春的同時,她的人生也開始,好好就定位。
林秀鳳小檔案
年齡:1961年出生,50歲
學歷:國中畢業
關鍵經歷:婚前曾在阿姨經營的咖啡館工作,負責煮咖啡、準備宴會點心,婚後隨夫創業「金栗城卡通蛋糕店」
店家資料
金栗城卡通蛋糕店
電話:(037)353-088,333-982
營業時間:08:00~22:30
地址:苗栗市至公路105號
網址:http://037333982.tw.tranews.com/
部落格:http://blog.sina.com.tw/cakecakecake/article.php?pbgid=51210&entryid=574257%3E
創業成本
總投資:50萬元
設備、生財器具:35萬元
店租、包裝及初期進貨:15萬元
※以上部分數據記者估算
單月營運
營業額:90萬元
店租:4萬元
人力成本:26萬元
物料成本:30萬元
利潤:30萬元
※以上部分數據記者估算
資料來源: 蘋果日報
http://tw.nextmedia.com/applenews/article/art_id/33172044/IssueID/20110210
- Oct 19 Tue 2010 08:00
[客家新聞雜誌] 法國麵包,公館飄香 ~ 推!
這是我們親戚開的店,請大家多多支持喔,店址就在公館大同路上7-11對面,新德香雜貨店隔壁,阿偉的麵包店是堅持不賣隔夜麵包的,純天然自然發酵非常非常符合我們家族的精神。新德香雜貨店早年有做訂婚發的狗皮餅,阿偉會做麵包某方面也是在傳承家業,順道一提新德香雜貨店也有在賣我們家的柿餅喔,我們隨時會補貨在這邊。
法國麵包,公館飄香

法國麵包是法國人的主食,地位就像米、麵對亞洲人的重要性,但是法國麵包要做到外脆內軟,並不容易。苗栗公館一位麵包師傅林國偉,20年前在台北的麵包店工作,1996年,一次的機緣遠赴法國,花兩年時間,學習製作道地的法式麵包。幾年前,林國偉回鄉接掌家中事業,克服種種困難,成功打出自己的特色和風格,讓法式麵包得以在公館飄香。
苗栗公館這家麵包店裡,產品都還沒完全上架,婆婆媽媽們早就等不及,能搶多少是多少。
<妳土司要切嗎,好,那你那個法式奶油跟湯種的那些還沒好,還要多久,那個喔,我要進去問才知道,因為那個要發酵比較久。>
店面人潮不斷,廚房裡,師父也是忙得不可開交。發酵好的麵團送進烤箱,而剛出爐的麵包,沒有時間給鏡頭拍攝,因為客人早已聲聲催促。
仔細看看客人買的麵包,大多是法式麵包,其實這也是這家店,最吸引人的地方。
讓法式麵包在公館飄香的推手,就是他,41歲的林國偉。20年前,林國偉就在台北的日商麵包店工作,一次的因緣際會,1996年他遠赴法國,學習製作正統的法式麵包,在當時可是台灣第一人。
[麵包師傅林國偉]
當初因為我工作時腰部有受傷,去醫院檢查,醫生叫我要休息啊,要休息總要找事情做啊,之前去日本實習的時候,法國的師父跟我說,你如果有想要過去的話(會)幫我安排這樣,才會過去法國。
出國取經,最重要的就是語言問題,林國偉為了圓夢,開始學習從未接觸過的法文。
[麵包師傅林國偉]
就是一個傻勁,當時就先在台灣讀一年多的法文,還有因為我工作時候的我專業語言,日文的外來語很多是法文,所以到工廠來說,比較沒有那麼大的問題啦。
在法國的兩年期間,林國偉讓自己從零開始,也真正見識到法式麵包的精髓。
[麵包師傅林國偉]
我在台灣學習的,是和日本人學的,日本它也是跟法國人學的沒有差多少,不過它還是有一些的改變,因為日本比較注重,要怎麼說呢,它專業性的大量生產,會改變一些過程。(法國)它那邊只有用老麵來做比較多,麵包比較注重香味,日本的做法的話,它對這點來說,它(日本)比較沒有那麼注重,只注重它製作的技術而已,法國是注重它原味的存在。
結束法國學藝的日子,林國偉回台後,先後去高雄和台中的麵包店工作。但因為家中原本就是糕餅老店,身為第三代的他,2000年回鄉接掌家族產業。只是要在台灣做原汁原味的法式麵包,麻煩可不少。
[麵包師傅林國偉]
材料來說,麵粉就是大問題啊,我剛回來的時候,台灣還沒有進口的法國專用麵粉,因為它法國的專用麵粉是,灰份 55號的,但是台灣只有45號,所以台灣的麵粉比較精緻化,用的粉心較多,做出來的麵包比較白,不過它的香味就比較差,做起來就似像半不像這樣。
沒有專業麵粉,林國偉自己研擬一套,便宜的磨麵粉機,將裸麥粉加到台灣麵粉裡,試圖讓法式麵包正統些。
<因為我用很低速去磨,所以出粉率很慢,不過這樣它受到溫度的破壞比較小。>
除了追求口味外,林國偉還要突破消費者的習慣。
[麵包師傅林國偉]
剛開幕的時候沒問題啦,三個月後開始問題就出來了,比如說,客人就會說,我們硬麵包太多我們不習慣,還是做些軟麵包比較好,後來慢慢的就以軟麵包為主打,那法國麵包的話就,要如何說,有一些代替性,店裡會看到這些東西,不會這樣,一進店裡看見的就是台灣式的(麵包)店。
因為堅持,經過三、四年的時間,林國偉順利征服客人的胃,建立起自己的風格。
[麵包師傅林國偉]
我們不加改良劑,加改良劑之後,麵包吃起來沒有那種麵粉的香味。我也堅持要用天然奶油去做,這樣就跟這市場區隔出來了,客人慢慢的,知道的客人就會上門。法國麵包它本身就要自然啦,自然的話就是說,我不會放太多的材料,它只有麵粉、水、鹽、酵母這樣而已,這樣做出來的(麵包)就會比較有原始的香味,還有它吃了不會胃脹氣這些,我最想要做的東西就是這樣的,讓人吃了健康啦。
出國取經,使自己在法式麵包的製作上更精進。林國偉這樣的努力,再加上執著的個性,滿足自我突破,也讓異國風味的麵包,得以繼續在公館飄香。
採訪/撰稿 羅弘昇
攝影/剪輯 黃訓湧
- Apr 30 Fri 2010 22:53
[客家新聞雜誌157集] 法國麵包,公館飄香
這是我們親戚的店,就在公館車站下車的地方,也是全公館最熱鬧的街上
麵包師傅家經營雜貨店已經好幾十年了,以前也有烤結婚用的「狗皮餅」
他是家中最小的兒子,遠赴法國學做麵包,他的麵包是自然發酵的,口味很好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