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【不時不食】食柿易致肚屙消化不良? 中醫拆解柿子食用禁忌
撰文:林幸琦
又到柿子當造的季節,其味道甜美又多汁,營養價值高,是一款老少咸宜的水果。不過,其實杮子有不少搭配及食用禁忌,除了要避開與大閘蟹等大寒食物同食,還有甚麼注意事項呢?《晴報》就請來註冊中醫師為大家拆解食杮的禁忌!
延伸閱讀:【不時不食】大閘蟹偏寒涼易傷腸胃 中醫拆解禁忌和食法
中醫:3類人不宜多吃
註冊中醫師岑凱韻醫師說,據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生柿味甘澀,性寒,能清熱止渴、通耳鼻之氣,兼治腸止瀉。雖然柿子屬有益食物,但由於它的性質,3類人士不宜多吃:
- 生柿性寒,本身體質偏虛寒的人,如常見手腳怕冷、大便爛易肚瀉、食凍嘢後易感不適等不應多吃。
- 生柿水份及糖份較高,消化能力較差人士、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。
柿子的食用禁忌
岑凱韻醫師指出,在中醫角度來說,生柿性寒,應避開與大寒食物同食,如螃蟹、西瓜,以免傷及脾胃,導致出現肚屙、腹瀉、消化不良、肚脹及食慾不振的情況。此外,生柿水性較強,容易阻礙脾胃運化,令食物消化不良、停滯於胃,或會加重胃脹胃痛,因此應避免與難消化的食物同食,如蕃薯、芋頭、糯米等食物。
她又提醒,吃柿子時應避免空腹服用,於餐後或墊肚後約半小時方可食用,但分量也不宜太多,1個起2個止。另外,怕澀味的人可用暖水浸泡過夜除澀,但浸泡後需盡快食用。亦有現代研究顯示成熟柿皮含大量鞣酸,其經化學作用後容易形成沉澱物,在體內積聚成石,建議吃柿子前先去掉果皮。
文章來源: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